接线端子概述、工作原理、应用、分类、选型指南、维护保养、需要注意的几点、故障排除-贤集网选型百科
接线端子就是用于实现电气连接的一种配件,工业上划分为连接器的范畴。它实际上的意思就是一段封在绝缘塑料里面的金属片,两端都有孔可以插入导线,有螺丝用于紧固或者松开,比如两根导线,有时需要连接,有时又需要断开,这时就可以用端子把它们连接起来,并能随时断开,而不必把它们焊接起来或者缠绕在一起,很方便快捷。而且适合大量的导线互联,在电力行业就有专门的端子排,端子箱,上面全是接线端子,单层的、双层的,电流的,电压的,普通的,可断的等等。一定的压接面积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可靠接触,以及保证能通过足够的电流。
按端子的功能分类有,普通端子,保险端子,试验端子,接地端子,双层端子,双层导通端子,三层端子,三层导通端子,一进双出端子,一进三出端子,双进双出端子,刀闸端子,过电压保护端子,标记端子等。
按电流大小分为,普通端子(小电流端子),大电流端子(100A以上或25MM线以上)。
按外型可分为:插拔式接线端子系列、栅栏式接线端子系列、弹簧式接线端子系列、轨道式接线端子系列、穿墙式接线、插拔式接线端子
由两部分插拔连接而成,一部分将线压紧,然后插到另一部分,这部分在焊接到PCB板上。 此接底部机械原理,此防振动设计确保了产品长期的气密连接和成品的使用可靠性。插座两端可加装配耳,装配耳在很大程度上可保护接片并能防止接片排列位置不佳,同时这种插座设计能够保证插座可以正确的母体。插座也可以有装配扣位和锁定扣位。装配扣位能够更好的起到更加稳固地固定到PCB板上,锁定扣位可以在安装好后锁定母体和插座。各种各样的插座设计可搭配不同母体的插入方法,比如说:水平、垂直或倾斜向印刷电路板等,能够准确的通过客户的要求选不一样的方式。既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公制线规也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标准线规,是市场上最热销的端子类型。
栅栏式型号代码为LW;中间针位代码为C;旁边针位代码为B;带固定位代码为M;弯针型代码为R;焊线型代码为Q;LW栅栏式产品结构相对比较简单,板式压线方式,直观,牢固;线m㎡。 栅栏式接线端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安全、可靠、有效的连接,特别是在大电流,高电压的使用环境中应用比较广泛。
是利用弹簧性装置的新型接线端子,已大范围的应用于世界电工和电子工程工业:照明、电梯升降控制、仪器仪表、电源、化学和汽车动力等。
线路板接线端子在电子工业中一直占有很重要的一席,现在已经成为印刷线路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和设计更坚固了接线方便和牢靠的螺钉连接等方面的特点;结构紧密相连,链接可靠,有自身的优点;利用夹线体升降原理,保证接线可靠,接线容量大;焊脚与夹线体分成两部分,确保拧紧螺钉时的距离不会传至焊点而损伤焊点;外壳结实牢靠,针距精确。
导轨式接线端子可安装在U型和G型的导轨上,可配用多种附件,如短路片、标识条、挡板等,采用压线和独特的螺纹自锁设计,使得接线连接可靠、安全。
穿墙式接线mm等厚度的面板上,可自动补偿调整面板厚度的距离,组成任意极数的端子排,还能够使用隔离板来增加空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穿墙式接线端子大范围的应用于一些需要穿墙解决方案的场合:电源、滤波器、电气控制柜等电子设备。
功率因素主要考虑接线端子的电流、电压、功率大小。依据负载电流电压大小,去选择相应等级,且留有空间的接线、接线大小
对于不同的接线端子,他的大小和接线范围是不一样的,通常情况下使用端子的时候,选择接线范围比实际线径稍大是比较好的。因为目前市场的标准比较混乱,若选择和线径相同大小的接线孔径,那么有一定的概率会因为市场不符合规定标准生产的端子导致接线范围变小而不能把线、使用的空间大小
对于不同的空间大小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不同的端子。比如在狭小的空间中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双层接线端子,或者三层接线、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主要考虑操作者的方便程度以及设备自身所处的环境要求。操作便捷、降低劳动强度、提升工作效率是大家追求的愿望。对于设备所处的环境,比如震动频率是否过大、粉尘是否过大等,都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相应的接线端子搭配。
首先,我们在安装接线端子的时候要安装正确的顺序安装,如果我们在安装的时候就出现了问题,那么使用时出现故障的频率也会增加,只有正确安装,才能保障我们正常使用接线端子。
其次,在使用接线端子的过程中,我们的操作要正确,当我们操作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的时候,配线端子温度就会上升,这会损坏接线端子
第三,在使用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对它运行情况做观察,如果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不正常的情况,那么我们要停机进行全方位检查,等故障排除后才能继续操作,故障为排除的情况下,禁止进行操作。
首先是塑件,要具备很好的阻燃性,即UL94V-0的阻燃等级;简单测试方法即明火点燃,塑件离开明火熄灭即说明该接线端子具有很好的阻燃性能;然后是压线框,很多客户常说的接线端子铜材与否实际上的意思就是是指的压线框。从外观上仔细辨认,铜框比铁矿更具有棱角分明的质感,当然最安全的办法还是拆开塑件取出压线框作进一步的检测,不能听取销售人员的一面之词。
市场上90%接线端子的接触不良都是由于螺钉扭矩不能够达到要求,所以,接线端子的螺钉扭矩就显得很重要。因而,最好还是亲自用螺丝刀感受一下螺钉能否把导线压得紧实。
接线端子的塑料在允许电压下不导电的材料和导电部件必然的联系到端子的质量,它们分别决定了端子的绝缘性能和导电性能。任何一个接线端子失效都将导致整个系统工程的失败。
接线端子从使用角度讲,应该达到的功能是:接触部位该导通的地方必须导通,接触可靠。绝缘部位不该导通的地方必须绝缘可靠。接线端子常见的致命故障形式有以下三种:
接线端子内部的金属导体是端子的核心零件,它将来自外部电线或电缆的电压,电流或信号传递到与其相配的连接器对应的接触件上。故接触件一定要具有优良的结构,稳定可靠的接触保持力和良好的导电性能。由于接触件结构设计不合理,材料选用错误,模具不稳定,加工尺寸超差,表面粗糙,热处理电镀等表面处理工艺不合理,组装不当,贮存使用环境恶劣和操作不正确使用,都会在接触件的接触部位和配合部位造成接触不良。
绝缘体的作用是使接触件保持正确的位置排列,并使接触件与接触件之间,接触件与壳体之间相互绝缘。故绝缘件一定要具有优良的电气性能,机械性能和工艺成型性能。特别是随着高密度,小型化接线端子的广泛使用,绝缘体的有效壁厚越来越薄。这对绝缘材料,注塑模具精度和成型工艺等提出了更苛严的要求。由于绝缘体表面或内部存在金属多余物,表面尘埃,焊剂等污染受潮,有机材料析出物及有害化学气体吸附膜与表面水膜融合形成离子性导电通道,吸潮,长霉,绝缘材料老化等原因,都会造成短路,漏电,击穿,绝缘电阻低等绝缘不良现象。
绝缘体不仅起绝缘作用,通常也为伸出的接触件提供精确的对中和保护,同时还具有安装定位,锁紧固定在设备上的功能。固定不良,轻者影响接触可靠造成瞬间断电,严重的就是产品解体。解体是指接线端子在插合状态下,由于材料,设计,工艺等问题造成结构不可靠造成的插头与插座之间,插针与插孔之间的不正常分离,将造成控制管理系统电能传输和信号控制中断的难以处理的后果。由于设计不可靠,选材错误,成型工艺选择不当,热处理,模具,装配,熔接等工艺质量差,装配不到位等都会造成固定不良。
此外,由于镀层起皮,腐蚀,碰伤,塑壳飞边,破裂,接触件加工粗糙,变形等问题导致的外观不良,由于定位锁紧配合尺寸超差,加工质量一致性差,总分离力过大等问题导致的互换不良,也是常见病,多发病。这几种故障一般都能在检验及使用的过程中及时有效地发现剔除。
为确保接线端子的质量和可靠性,预防上述致命故障的发生,建议按照产品的技术条件,研究制定相应的筛选技术方面的要求,开展以下有明确的目的性的预防失效的可靠性检验。
2012年,一般接线端子生产厂商产品验收试验无此项目,而用户装机后一般均有必要进行导通检测。因此建议生产厂商对一些重点型号的产品应该增加100%的逐点导通检测。
有些接线端子是在动态振动环境下使用的。实验证明仅用检验静态接触电阻合不合格,并不能够确保动态环境下使用接触可靠。因为,往往接触电阻合格的连接器在进行振动,冲击等模拟环境试验时仍出现瞬间断电现象,故对一些高可靠性要求的接线%对其进行动态振动试验考核其接触可靠性。
单孔分离力是指插合状态的接触件由静止变为运动的分离力,用来表征插针和插孔正在接触。实验表明:单孔分离力过小,在受振动、冲击载荷时有可能造成信号瞬断。用测单孔分离力的方法检查接触可靠性比测接触电阻有效。检查发现单孔分离力超差的插孔,测量接触电阻往往仍合格。为此,生产厂除要研制开发新一代的柔性插合接触稳定可靠的接触件外,不应对用于重点型号采用自动插拔力试验机多点齐测,应对成品进行100%的逐点单孔分离力检查,防止因个别插孔松弛造成信号瞬断。
原材料的品质优劣对绝缘体的绝缘性能影响很大。因此对于原材料厂家的选择格外重要,不可一味的降低成本而丧失了材料质量。应选择信誉好的大厂材料。且对每批材料来料要仔细核对检查批号,材质证明等重要信息。做好材料使用的追溯性资料。
至2012年,有部分生产厂工艺规定装配成成品后再检测电性能,结果由于绝缘体本身绝缘电阻不合格,只得整批成品报废。合理的工艺应是在绝缘体零件状态就100%进行工艺筛选,确保电性能合格。
互换性检查是一种动态检查。它要求同一系列相配的插头和插座都能进行相互插配连接,从中发现是否有由于绝缘体、接触件等零件尺寸超差,缺装零件或装配不到位等问题导致无法插合、定位和锁紧,甚至在受旋转力的作用下造成解体。互换性检查的另一作用是通过螺纹、卡口等插拔连接能及时有效地发现是否有产生影响绝缘性能的金属多余物。故对一些重要用途的接线%进行该项目检查,以防止这类重大的致命失效事故。
耐力矩检查是一种考核接线端子结构可靠性十分有效的检查方法。根据标准应该每批都抽测样品进行耐力矩检查,及时有效地发现问题。
在电装时经常发现个别芯压接导线送不到位,或送到位后锁不住,接触不可靠。分析原因是个别安装孔螺牙处有毛刺或脏污卡死。特别是使用厂已电装到一个插头座的最后几个安装孔,发现该疵病后只得将已安装好的其它孔压接导线一一卸出,重新更换插头座。此外,由于导线线径与压接孔径选择配合不当,或由于压接工艺操作失误,还会造成压接端不牢的事故。为此,生产厂在成品出厂前要对交货的插头(座)的样品所有安装孔进行通测,即用装卸工具将压接有插针或插孔的导线摸拟送到位,检查能否锁住。依照产品技术条件规定,对逐根压接导线进行拉脱力的检查。